“新地X理大创科建筑研究计划”、 “新地郭氏基金以心建家奖学金计划”签署合作备忘录

“新地X理大创科建筑研究计划”、“新地郭氏基金以心建家奖学金计划”
签署合作备忘录

国家主席习近平早前提出希望香港“强化产学研创新协同,着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指明香港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方向。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新地)与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今日就“新地X理大创科建筑研究计划”和“新地郭氏基金以心建家奖学金计划”签署合作备忘录。

新地和理大将联手就三大范畴进行研究,分别是

  • 绿色应用(Green Application),研发智慧建筑能源管理系统 (Smart, Efficient, Flexibl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 绿色建筑物料(Green Materials)
  • 绿色建造流程(Green Processes)

探索将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新路径,助力香港走向碳中和,发展成为智慧城市。

新地同时设立“新地郭氏基金以心建家奖学金计划”,提供56个奖学金名额,支持在理大修读建筑、房地产或工程相关学科的优秀学生。

“新地X理大创科建筑研究计划”合作备忘录在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中联办青年工作部部长张志华、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理大署理校长黄永德教授、新地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炳联、新地执行董事郭基煇见证下,由新地执行董事董子豪和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签署。 “新地郭氏基金以心建家奖学金计划”则由董子豪和理大副校长 (学生及环球事务)杨立伟教授签署。

出席签署仪式的主礼嘉宾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我们预期香港未来整体工程开支总量将达至每年3,000亿港元。庞大的工程量当然为建造业提供优越的发展机会,但业界同时亦须面对不同的挑战,例如,如何更好应对人手不足、控制建造成本、优化管理流程、确保工地安全,同时亦要配合和贡献整个社会的绿色减排目标。创科是应对这一系列挑战的锁匙,透过应用学术科研成果,推动建造业应用创新科技,这将会为我们的建造业带来巨大的效益。”

新地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炳联表示,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最近行政长官李家超的施政报告亦明确指出,创科是激活香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而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商品化,正是重要的一环。郭炳联表示:“我们希望利用理大的学术科研优势,配合新地实际应用的丰富经验,促进建筑业的创新和科研发展。集团旗下项目将采用创新技术,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倡‘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助力香港成为绿色及低碳的国际创科中心。”

他续指,新地也十分重视人才培育。 “青年兴,则香港兴;青年发展,则香港发展;青年有未来,则香港有未来”。 “新地郭氏基金以心建家奖学金计划”正正希望协助有经济需要及修读建筑、房地产或工程相关学科的理大优秀学生。他补充,理工大学向来都是孕育本地建筑人才的摇篮,理大毕业生为香港建筑界和城市发展贡献良多,不少加入了集团协助发展优质的物业,期望理大学生日后可持续推动建筑科技不断向前发展。

理大署理校长黄永德教授亦表示:“理大既重视研究,亦重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我们很高兴今次能够与香港最大地产发展商之一的新鸿基地产合作,借镜他们在发展优质物业项目的经验,配合理大的卓越科研成就,将创新科技,包括智慧能源系统、绿色建筑物料、去中心化建造流程等,应用到新鸿基地产旗下项目,达致节能、减碳、数字化三大目标,协助减排,提升效率。”他感谢“新地郭氏基金”对理大的支持,成立奖学金计划帮助有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相信双方今次的合作,不但推动崭新绿色科技进步,并且培育新一代专业人才,将会惠及整个业界,帮助香港走向碳中和,缔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将来,造福社会。

新地执行董事郭基煇表示:“新地与理大早在2005年便合作在环球贸易广场(ICC)中应用绿色智慧建筑实践节能优化,成绩斐然。ICC屡获国际绿色建筑认证,早前已取得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领先能源与环境设计(LEED)铂金级认证,更是在本港众多商厦中获得最高评分。新地很高兴再次和理大合作,将理大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应用科技,透过绿色应用(Green Application)、绿色建筑物料(Green Materials)、绿色建造流程(Green Processes),推动香港走向达致碳中和,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智慧城市。单单是应用在高铁西九龙总站上盖发展项目的智慧能源管理方案,便可每年减少超过360万公斤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16万棵树木一年所吸收二氧化碳的总量。新地非常乐意协助香港的建筑科技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及产业化,也非常重视培养青年人才。”

“新地X理大创科建筑研究计划”三大项目:节能减排、提升效率

1.    绿色应用 — 智慧节能与电力柔性(Energy-flexible)兼备的能源管理系统
此项目为新地在高铁西九龙总站上盖大型综合性商业项目而进行。理大团队将研发和应用智慧节能与具备电力柔性的方案,透过全生命周期优化,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及其能源系统电力柔性 ─ 实时灵活的电力能源管理(Real Time Power System Flexibility)、人工智能(AI)、物联网、环境传感器、数码分身(Digital Twin)等,实现能源系统的优化和系统的实时优化控制。估计方案每年可减少超过360万公斤二氧化碳排放,等同于种植16万棵树1,并可纾缓城市热岛效应,令这个楼面面积逾300万平方呎的综合项目成为香港首个大型智慧节能并具电力柔性的环保建筑物,为高密度城市高层建筑贡献碳中和提供示范。

2.    绿色建筑物料
目前,生产混凝土时可透过碳激发技术(Carbon Activation)将二氧化碳注入混凝土,透过激发混凝土的活性,从而 1) 缩短混凝土养护时间来减少整体施工时间;2) 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能;3) 抵销部分因制造英泥时所产生的碳排放;4) 减少混凝土中英泥含量。理大团队将研究如何优化碳激发技术,无论在工地或场外预制工厂时,更有效率地把二氧化碳注入混凝土中。目前,全球每年生产约44 亿立方米的混凝土。而香港每年生产约为 700 万立方米的混凝土。若这项创新的碳捕集技术在全球建造业广泛使用,将有效地减少全球约 750 亿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这些二氧化碳减排量相当于全球每年种植 32亿棵树木。而香港则减少约 1.19 亿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相等于香港每年种植500 万棵树木。团队也希望这项崭新的碳捕集技术能够为刚启动的港交所Core Climate做出贡献,为香港成为国际碳交易中心作好准备。

3.    绿色流程 — 无纸化处理整个建造流程
区块链(Blockchain)具备透明化、高安全性、数码化、可追溯性等优点,新地将与理大搭建首个建筑业的区块链平台,强化建筑资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或BIM),以无纸化及优化整个建筑物发展流程,包括项目设计、建造、营运和保养。举例说,区块链平台将载有每个项目的建筑资讯模型,记录所有BIM版本和更改等,方便所有持份者参考。此外,透过区块链建立的BIM能促进政府全面推动建筑产业审批电子化,进而鼓励业界各持份者参与建设「香港数码分身」,协助分析和优化城市运作,提升城市的规划和管理质素。

“新地郭氏基金以心建家奖学金计划”:业界翘楚、作育英才
新地郭氏基金与理大成立「以心建家奖学金计划」。奖学金将优先支持有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提供56个名额,资助修读建筑、房地产或工程相关学科的理大学生,为业界培育更多未来栋梁。


1根据机电工程署及环保署发出的《香港建筑物(商业、住宅或公共用途)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减除的核算和报告指引》,每颗树木每年能吸收大约23 公斤的二氧化碳。

Download Button
(后排左起)新地执行董事郭基煇、新地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炳联、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中联办青年工作部部长张志华、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理大署理校长黄永德教授;(前排左起)新地执行董事董子豪、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
Download Button
(后排左起)新地执行董事郭基煇、新地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炳联、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中联办青年工作部部长张志华、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理大署理校长黄永德教授;(前排左起)新地执行董事董子豪、理大副校长(学生及环球事务)杨立伟教授
Download Button
(后排左起)新地建筑部合约经理叶子康、新地特别发展部项目总监张维德、新地建筑部副总经理何冠豪、理大屋宇设备工程学系建筑设备工程学讲座教授王盛卫教授、理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讲座教授潘智生教授、理大电子计算学系讲座教授曹建农教授;(前排左起)新地执行董事董子豪、新地执行董事郭基煇、新地郭氏基金董事郭炳江、新地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炳联、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中联办青年工作部部长张志华、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理大署理校长黄永德教授、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理大副校长(学生及环球事务)杨立伟教授
Download Button
(左起)新地建筑部合约经理叶子康、新地特别发展部项目总监张维德、新地建筑部副总经理何冠豪、理大屋宇设备工程学系建筑设备工程学讲座教授王盛卫教授、理大电子计算学系讲座教授曹建农教授、理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讲座教授潘智生教授

国家主席习近平早前提出希望香港“强化产学研创新协同,着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指明香港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方向。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新地)与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今日就“新地X理大创科建筑研究计划”和“新地郭氏基金以心建家奖学金计划”签署合作备忘录。

新地和理大将联手就三大范畴进行研究,分别是

  • 绿色应用(Green Application),研发智慧建筑能源管理系统 (Smart, Efficient, Flexibl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 绿色建筑物料(Green Materials)
  • 绿色建造流程(Green Processes)

探索将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新路径,助力香港走向碳中和,发展成为智慧城市。

新地同时设立“新地郭氏基金以心建家奖学金计划”,提供56个奖学金名额,支持在理大修读建筑、房地产或工程相关学科的优秀学生。

“新地X理大创科建筑研究计划”合作备忘录在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中联办青年工作部部长张志华、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理大署理校长黄永德教授、新地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炳联、新地执行董事郭基煇见证下,由新地执行董事董子豪和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签署。 “新地郭氏基金以心建家奖学金计划”则由董子豪和理大副校长 (学生及环球事务)杨立伟教授签署。

出席签署仪式的主礼嘉宾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我们预期香港未来整体工程开支总量将达至每年3,000亿港元。庞大的工程量当然为建造业提供优越的发展机会,但业界同时亦须面对不同的挑战,例如,如何更好应对人手不足、控制建造成本、优化管理流程、确保工地安全,同时亦要配合和贡献整个社会的绿色减排目标。创科是应对这一系列挑战的锁匙,透过应用学术科研成果,推动建造业应用创新科技,这将会为我们的建造业带来巨大的效益。”

新地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炳联表示,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最近行政长官李家超的施政报告亦明确指出,创科是激活香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而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商品化,正是重要的一环。郭炳联表示:“我们希望利用理大的学术科研优势,配合新地实际应用的丰富经验,促进建筑业的创新和科研发展。集团旗下项目将采用创新技术,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倡‘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助力香港成为绿色及低碳的国际创科中心。”

他续指,新地也十分重视人才培育。 “青年兴,则香港兴;青年发展,则香港发展;青年有未来,则香港有未来”。 “新地郭氏基金以心建家奖学金计划”正正希望协助有经济需要及修读建筑、房地产或工程相关学科的理大优秀学生。他补充,理工大学向来都是孕育本地建筑人才的摇篮,理大毕业生为香港建筑界和城市发展贡献良多,不少加入了集团协助发展优质的物业,期望理大学生日后可持续推动建筑科技不断向前发展。

理大署理校长黄永德教授亦表示:“理大既重视研究,亦重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我们很高兴今次能够与香港最大地产发展商之一的新鸿基地产合作,借镜他们在发展优质物业项目的经验,配合理大的卓越科研成就,将创新科技,包括智慧能源系统、绿色建筑物料、去中心化建造流程等,应用到新鸿基地产旗下项目,达致节能、减碳、数字化三大目标,协助减排,提升效率。”他感谢“新地郭氏基金”对理大的支持,成立奖学金计划帮助有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相信双方今次的合作,不但推动崭新绿色科技进步,并且培育新一代专业人才,将会惠及整个业界,帮助香港走向碳中和,缔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将来,造福社会。

新地执行董事郭基煇表示:“新地与理大早在2005年便合作在环球贸易广场(ICC)中应用绿色智慧建筑实践节能优化,成绩斐然。ICC屡获国际绿色建筑认证,早前已取得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领先能源与环境设计(LEED)铂金级认证,更是在本港众多商厦中获得最高评分。新地很高兴再次和理大合作,将理大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应用科技,透过绿色应用(Green Application)、绿色建筑物料(Green Materials)、绿色建造流程(Green Processes),推动香港走向达致碳中和,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智慧城市。单单是应用在高铁西九龙总站上盖发展项目的智慧能源管理方案,便可每年减少超过360万公斤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16万棵树木一年所吸收二氧化碳的总量。新地非常乐意协助香港的建筑科技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及产业化,也非常重视培养青年人才。”

“新地X理大创科建筑研究计划”三大项目:节能减排、提升效率

1.    绿色应用 — 智慧节能与电力柔性(Energy-flexible)兼备的能源管理系统
此项目为新地在高铁西九龙总站上盖大型综合性商业项目而进行。理大团队将研发和应用智慧节能与具备电力柔性的方案,透过全生命周期优化,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及其能源系统电力柔性 ─ 实时灵活的电力能源管理(Real Time Power System Flexibility)、人工智能(AI)、物联网、环境传感器、数码分身(Digital Twin)等,实现能源系统的优化和系统的实时优化控制。估计方案每年可减少超过360万公斤二氧化碳排放,等同于种植16万棵树1,并可纾缓城市热岛效应,令这个楼面面积逾300万平方呎的综合项目成为香港首个大型智慧节能并具电力柔性的环保建筑物,为高密度城市高层建筑贡献碳中和提供示范。

2.    绿色建筑物料
目前,生产混凝土时可透过碳激发技术(Carbon Activation)将二氧化碳注入混凝土,透过激发混凝土的活性,从而 1) 缩短混凝土养护时间来减少整体施工时间;2) 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能;3) 抵销部分因制造英泥时所产生的碳排放;4) 减少混凝土中英泥含量。理大团队将研究如何优化碳激发技术,无论在工地或场外预制工厂时,更有效率地把二氧化碳注入混凝土中。目前,全球每年生产约44 亿立方米的混凝土。而香港每年生产约为 700 万立方米的混凝土。若这项创新的碳捕集技术在全球建造业广泛使用,将有效地减少全球约 750 亿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这些二氧化碳减排量相当于全球每年种植 32亿棵树木。而香港则减少约 1.19 亿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相等于香港每年种植500 万棵树木。团队也希望这项崭新的碳捕集技术能够为刚启动的港交所Core Climate做出贡献,为香港成为国际碳交易中心作好准备。

3.    绿色流程 — 无纸化处理整个建造流程
区块链(Blockchain)具备透明化、高安全性、数码化、可追溯性等优点,新地将与理大搭建首个建筑业的区块链平台,强化建筑资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或BIM),以无纸化及优化整个建筑物发展流程,包括项目设计、建造、营运和保养。举例说,区块链平台将载有每个项目的建筑资讯模型,记录所有BIM版本和更改等,方便所有持份者参考。此外,透过区块链建立的BIM能促进政府全面推动建筑产业审批电子化,进而鼓励业界各持份者参与建设「香港数码分身」,协助分析和优化城市运作,提升城市的规划和管理质素。

“新地郭氏基金以心建家奖学金计划”:业界翘楚、作育英才
新地郭氏基金与理大成立「以心建家奖学金计划」。奖学金将优先支持有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提供56个名额,资助修读建筑、房地产或工程相关学科的理大学生,为业界培育更多未来栋梁。


1根据机电工程署及环保署发出的《香港建筑物(商业、住宅或公共用途)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减除的核算和报告指引》,每颗树木每年能吸收大约23 公斤的二氧化碳。

传媒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