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鴻基地產 x 香港理工大學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 執行董事郭基煇致辭

新鴻基地產 x 香港理工大學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
執行董事郭基煇致辭

陳茂波司長(財政司司長)、張志華部長(中聯辦青年工作部部長)、林大輝主席(香港理工大學校董會主席)、黃永德署理校長(香港理工大學署理校長)、各位教授、同事、嘉賓、傳媒朋友: 

大家好!行政長官在最近的施政報告中提到,我們要借助創新科技,激活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事實上,香港有很多優秀的科研人才,他們遇到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應用科技。新地非常樂意做建造業界的先行者,提供平台和應用環境將科研成果落地轉化和產業化。

理大一直以來都是新地的好夥伴。早於2005年,我們已經合作研發綠色建築技術,並成功應用於環球貿易廣場(ICC)。事實上ICC落成至今,國際上屢獲殊榮,一直是本港綠色建築的標桿項目,是「產學研」三方合作的成功典範。

為幫助香港走向碳中和及成為世界一流的智慧城市,我們會在三大範疇,包括智慧建築能源管理系統、建築物料,以及建造流程進行研究,實現Green Application、Green Materials 和Green Process三大目標。

讓我簡單介紹今天簽署的備忘錄所涵蓋的三個項目:第一,建立於ICC成功節能系統上,團隊會專為高鐵西九龍總站上蓋項目,研發Smart, Efficient,  Flexibl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數碼分身(Digital Twin)等技術,實時控制能源分配,做到最大的節能成效,我們估計項目可令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超過360萬公斤,相當於16萬棵樹木一年所吸收二氧化碳的總量;高峰時段的城市熱島效應亦降低0.8℃。

建造業佔全球碳排放量40%,有效減低建築過程中的碳排放量,會對香港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帶來莫大裨益。因此團隊亦會研究如何優化碳激發技術(Carbon Activation)。英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成份,但生產英泥時會產生大量碳排放。碳激發技術可以將二氧化碳注入混凝土,從而抵銷部分碳排放,生產出更環保的綠色建築物料。新地每年動用約60萬立方米的混凝土。我們日後將會盡力在不同項目運用這項創新技術,有效減少約1,000萬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這些二氧化碳減排量相當於43萬棵樹木一年所吸收二氧化碳的總量。

上述兩個項目加起來的二氧化碳減排量,大概等於約六十萬棵樹木一年所吸收二氧化碳的總量。

同時,新地將與理大搭建首個建築業區塊鏈平台。這個平台載有每個項目的建築信息模型(BIM),記錄所有BIM版本和更改的情況,方便不同持份者參考,充分發揮可追溯性的優點。我們相信透過區塊鏈建立的BIM,可以協助政府全面推動建築產業審批電子化,大大提升智慧城市規劃。以上種種都是務求做到產學研落地,將產研成果轉化應用。

當然,要在科研上取得成功,人才培訓是不可或缺。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七一重要講話中提及要關心關愛青年人,特別指出「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我們推出「新地郭氏基金以心建家獎學金計劃」,會提供56個獎學金名額,讓有經濟需要、主修房地產或工程、成績優異的理大生申請,為業界培育更多新力軍,深信這批未來棟樑可為香港及國家帶來更好的發展。

適逢陳司長在場,我亦把握機會,協助宣傳剛剛公布的 「產學研1+計劃」,特區政府投入資金務求令更多的科研成果商業化,進一步推動「從一到N」的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發展。當然我們都希望理大能將我們今天的項目作為示範,成功申請,為鞏固香港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地位出一分力。多謝各位。

陳茂波司長(財政司司長)、張志華部長(中聯辦青年工作部部長)、林大輝主席(香港理工大學校董會主席)、黃永德署理校長(香港理工大學署理校長)、各位教授、同事、嘉賓、傳媒朋友: 

大家好!行政長官在最近的施政報告中提到,我們要借助創新科技,激活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事實上,香港有很多優秀的科研人才,他們遇到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應用科技。新地非常樂意做建造業界的先行者,提供平台和應用環境將科研成果落地轉化和產業化。

理大一直以來都是新地的好夥伴。早於2005年,我們已經合作研發綠色建築技術,並成功應用於環球貿易廣場(ICC)。事實上ICC落成至今,國際上屢獲殊榮,一直是本港綠色建築的標桿項目,是「產學研」三方合作的成功典範。

為幫助香港走向碳中和及成為世界一流的智慧城市,我們會在三大範疇,包括智慧建築能源管理系統、建築物料,以及建造流程進行研究,實現Green Application、Green Materials 和Green Process三大目標。

讓我簡單介紹今天簽署的備忘錄所涵蓋的三個項目:第一,建立於ICC成功節能系統上,團隊會專為高鐵西九龍總站上蓋項目,研發Smart, Efficient,  Flexibl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數碼分身(Digital Twin)等技術,實時控制能源分配,做到最大的節能成效,我們估計項目可令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超過360萬公斤,相當於16萬棵樹木一年所吸收二氧化碳的總量;高峰時段的城市熱島效應亦降低0.8℃。

建造業佔全球碳排放量40%,有效減低建築過程中的碳排放量,會對香港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帶來莫大裨益。因此團隊亦會研究如何優化碳激發技術(Carbon Activation)。英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成份,但生產英泥時會產生大量碳排放。碳激發技術可以將二氧化碳注入混凝土,從而抵銷部分碳排放,生產出更環保的綠色建築物料。新地每年動用約60萬立方米的混凝土。我們日後將會盡力在不同項目運用這項創新技術,有效減少約1,000萬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這些二氧化碳減排量相當於43萬棵樹木一年所吸收二氧化碳的總量。

上述兩個項目加起來的二氧化碳減排量,大概等於約六十萬棵樹木一年所吸收二氧化碳的總量。

同時,新地將與理大搭建首個建築業區塊鏈平台。這個平台載有每個項目的建築信息模型(BIM),記錄所有BIM版本和更改的情況,方便不同持份者參考,充分發揮可追溯性的優點。我們相信透過區塊鏈建立的BIM,可以協助政府全面推動建築產業審批電子化,大大提升智慧城市規劃。以上種種都是務求做到產學研落地,將產研成果轉化應用。

當然,要在科研上取得成功,人才培訓是不可或缺。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七一重要講話中提及要關心關愛青年人,特別指出「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我們推出「新地郭氏基金以心建家獎學金計劃」,會提供56個獎學金名額,讓有經濟需要、主修房地產或工程、成績優異的理大生申請,為業界培育更多新力軍,深信這批未來棟樑可為香港及國家帶來更好的發展。

適逢陳司長在場,我亦把握機會,協助宣傳剛剛公布的 「產學研1+計劃」,特區政府投入資金務求令更多的科研成果商業化,進一步推動「從一到N」的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發展。當然我們都希望理大能將我們今天的項目作為示範,成功申請,為鞏固香港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地位出一分力。多謝各位。

傳媒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