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灘拯救隊」上山下海 拯救瀕危馬蹄蟹及野外螢火蟲
「山.灘拯救隊」上山下海
拯救瀕危馬蹄蟹及野外螢火蟲
疫情逐漸緩和,由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新地)與綠色力量一同推動的「山.灘拯救隊」再次出動,自今年10月起連續三個月的周末,舉行了11次海岸及郊野清潔行動,吸引了近450人次參與,當中半數為青少年,共收集約900公斤垃圾;另增設「山.灘拯救隊」獎勵計劃,以表揚熱心參與的人士。此外,「新地齊心愛自然」在新學期重新走進校園,舉辦活動及製作環保教材,宣揚愛護自然的意識。
新鴻基地產執行董事郭基泓表示:「新地秉持『以心建家』精神,我們不單在業務層面落實可持續發展策略,更同時配合政府政策,透過舉辦不同社會公益活動,致力建設更美好的香港,鼓勵健康及可持續生活,推動環境、社會和管治(ESG)在香港的發展,體現企業社會責任。在疫情停課期間,集團為小學生及幼稚園學生製作自然生態網上教材,鼓勵學生『停課不停學』;疫情稍緩,『山.灘拯救隊』隨即再次舉行一連串的清潔活動,並推出獎勵計劃,向各年齡層人士推廣綠色文化。」
「山.灘拯救隊」獎勵計劃
「山‧灘拯救隊」流動應用程式提供豐富的社交平台功能,包括組織及參與山灘清潔活動平台、舉報垃圾黑點功能,及提供「活動聊天室」、「清潔活動懶人包」和「生態學堂」資訊等,以方便及鼓勵公眾自發組織清潔活動,一起貢獻力量保護環境。最近「山‧灘拯救隊」更增設獎勵計劃,大眾透過流動應用程式報告垃圾黑點、參與或舉辦清潔行動,同時賺取積分換領金、銀、銅級星章,首50位晉升銅級星章的用戶,可獲得天際100門票兩張,積分最高的20名用戶,更可免費參加綠色力量舉辦的生態導賞團1。
憑藉一眾「拯救隊」成員齊心合力,最近的清潔行動取得優良成果,尤其是10月初香港經歷兩次八號風球,大量海洋垃圾被吹到海岸及河道,「山.灘拯救隊」在颱風後分別到大嶼山水口的紅樹林一帶和大帽山的河溪附近清理垃圾,當中參加者小心解開纏在紅樹林的膠袋和繩索,令紅樹免受損害之餘,更大大減低該處多種海岸生物(包括瀕危的馬蹄蟹)誤吞垃圾的風險;至於在大帽山的清理行動更刷新歷年「行山 x 執垃圾行動」的收集最多垃圾量紀錄,清理逾90公斤垃圾,有效協助保育眾多依賴河溪為生的螢火蟲。
除了身體力行清理垃圾外,「山.灘拯救隊」流動應用程式亦提供生態知識,由今年9月開始加強「生態學堂」的內容,分享香港郊外生態的小知識,例如馬蹄蟹花名「活化石」的由來、九龍水塘馬騮繁衍的原因等,期望加深公眾認識,讓他們在郊遊以至拯救山灘時更添趣味。
教育推廣 走進校園
青少年方面,新地及綠色力量繼續透過「新地齊心愛自然」,在新學期舉辦不同活動,培養學生愛護自然的意識,包括:(1) 中學生環保知識比賽,來自40間中學逾1,000名學生將一較高下,優勝者於今年底誕生;(2) 「自然博士進校園」線上布偶環保短劇,在五間幼稚園上演,預計超過1,000名幼稚園生參與;(3)「新地齊心愛自然」線上互動教學短片及學習素材,幫助幼稚園及小學生學習。
「山.灘拯救隊」為「新地齊心愛自然」計劃一部份,自2018年推出流動應用程式以來舉辦了逾100場活動,清理的垃圾逾12,000公斤。如欲了解更多「山.灘拯救隊」的詳情,請瀏覽:http://onelink.to/6nv37y
1 獎勵受條款約束,詳情請參閱「山.灘拯救隊」流動應用程式。
疫情逐漸緩和,由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新地)與綠色力量一同推動的「山.灘拯救隊」再次出動,自今年10月起連續三個月的周末,舉行了11次海岸及郊野清潔行動,吸引了近450人次參與,當中半數為青少年,共收集約900公斤垃圾;另增設「山.灘拯救隊」獎勵計劃,以表揚熱心參與的人士。此外,「新地齊心愛自然」在新學期重新走進校園,舉辦活動及製作環保教材,宣揚愛護自然的意識。
新鴻基地產執行董事郭基泓表示:「新地秉持『以心建家』精神,我們不單在業務層面落實可持續發展策略,更同時配合政府政策,透過舉辦不同社會公益活動,致力建設更美好的香港,鼓勵健康及可持續生活,推動環境、社會和管治(ESG)在香港的發展,體現企業社會責任。在疫情停課期間,集團為小學生及幼稚園學生製作自然生態網上教材,鼓勵學生『停課不停學』;疫情稍緩,『山.灘拯救隊』隨即再次舉行一連串的清潔活動,並推出獎勵計劃,向各年齡層人士推廣綠色文化。」
「山.灘拯救隊」獎勵計劃
「山‧灘拯救隊」流動應用程式提供豐富的社交平台功能,包括組織及參與山灘清潔活動平台、舉報垃圾黑點功能,及提供「活動聊天室」、「清潔活動懶人包」和「生態學堂」資訊等,以方便及鼓勵公眾自發組織清潔活動,一起貢獻力量保護環境。最近「山‧灘拯救隊」更增設獎勵計劃,大眾透過流動應用程式報告垃圾黑點、參與或舉辦清潔行動,同時賺取積分換領金、銀、銅級星章,首50位晉升銅級星章的用戶,可獲得天際100門票兩張,積分最高的20名用戶,更可免費參加綠色力量舉辦的生態導賞團1。
憑藉一眾「拯救隊」成員齊心合力,最近的清潔行動取得優良成果,尤其是10月初香港經歷兩次八號風球,大量海洋垃圾被吹到海岸及河道,「山.灘拯救隊」在颱風後分別到大嶼山水口的紅樹林一帶和大帽山的河溪附近清理垃圾,當中參加者小心解開纏在紅樹林的膠袋和繩索,令紅樹免受損害之餘,更大大減低該處多種海岸生物(包括瀕危的馬蹄蟹)誤吞垃圾的風險;至於在大帽山的清理行動更刷新歷年「行山 x 執垃圾行動」的收集最多垃圾量紀錄,清理逾90公斤垃圾,有效協助保育眾多依賴河溪為生的螢火蟲。
除了身體力行清理垃圾外,「山.灘拯救隊」流動應用程式亦提供生態知識,由今年9月開始加強「生態學堂」的內容,分享香港郊外生態的小知識,例如馬蹄蟹花名「活化石」的由來、九龍水塘馬騮繁衍的原因等,期望加深公眾認識,讓他們在郊遊以至拯救山灘時更添趣味。
教育推廣 走進校園
青少年方面,新地及綠色力量繼續透過「新地齊心愛自然」,在新學期舉辦不同活動,培養學生愛護自然的意識,包括:(1) 中學生環保知識比賽,來自40間中學逾1,000名學生將一較高下,優勝者於今年底誕生;(2) 「自然博士進校園」線上布偶環保短劇,在五間幼稚園上演,預計超過1,000名幼稚園生參與;(3)「新地齊心愛自然」線上互動教學短片及學習素材,幫助幼稚園及小學生學習。
「山.灘拯救隊」為「新地齊心愛自然」計劃一部份,自2018年推出流動應用程式以來舉辦了逾100場活動,清理的垃圾逾12,000公斤。如欲了解更多「山.灘拯救隊」的詳情,請瀏覽:http://onelink.to/6nv37y
1 獎勵受條款約束,詳情請參閱「山.灘拯救隊」流動應用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