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研究:以創新技術提升建築效益 個案研究:以創新技術提升建築效益 個案研究:以創新技術提升建築效益
Case Study - Leveraging Technology to Add Value in Construction

個案研究: 以創新技術提升建築效益

個案研究: 以創新技術提升建築效益

新地秉持「以心建家」的信念,積極與業務夥伴合作,在傳統建築方法中融入創新技術。我們亦致力透過以可持續發展、安全及高效的營運實現卓越創新建設。

本港首家引入「轉體式橋樑裝嵌技術」的發展商

新地成功應用「轉體式橋樑裝嵌技術」建造兩座連接The YOHO Hub及屯馬線元朗站的橋樑。作為全港首個引入此技術的發展商,我們格外用心落實施工規劃及準備工作,包括:

  • 於前期設計階段,我們集合約300名經驗豐富的員工、顧問及專業分判商,並邀請海外的橋樑及重型起重機械專家來港評估及設計施工規劃
  • 於施工階段,我們先在工地現場設置一個鋼製轉盤系統,連接已搭建的橋身結構上。接著,我們利用垂直吊裝起重機件固定及支撐橋身,並於短時間內將橋身轉動180度至既定位置
  • 最後,我們降下橋身使其固定在預先安裝到位的永久支座上
本港首家引入「轉體式橋樑裝嵌技術」的發展商
本港首家引入「轉體式橋樑裝嵌技術」的發展商
儘管新方案施工成本較高,但所利用的創新技術能提高建築質素及效率的同時,對環境及社區的影響亦降至最低:

儘管新方案施工成本較高,但所利用的創新技術能提高建築質素及效率的同時,對環境及社區的影響亦降至最低:

  • 該技術將施工時間縮短60%以上,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並減低對周邊交通及居民的不利影響
  • 我們結合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模擬所有可能發生的風險及應對方案,以確保橋樑能抵禦極端狀況,包括颶風級別的風力等,以保障鄰近社區及橋樑使用者的安全

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確保建築質素

我們應用機械技術來確保建築質素及效率,並優化資源管理。舉例說,我們是首家發展商引進人工智能 (AI) 玻璃檢測機械設備,該設備具有以下功能:

  • 融合視覺和幾何特徵的 AI人類感知瑕疵預測引擎
  • 激光照明多層掃描系統
  • 記錄瑕疵檢查紀錄的數碼化系統

該檢測機械設備的內置功能使其能夠對多層的玻璃表面進行精準的瑕疵檢查,以檢測寬度大於0.1毫米的線形瑕疵及尺吋大於 0.5毫米的點形瑕疵,大大提高我們的建築質素監察水平。

應用機械技術於高風險的施工程序

應用機械技術於高風險的施工程序

新地致力探索機會以創新技術取代高風險的人工操作程序,以防止因人為失誤而導致的危害,從而提升建築工地的整體安全。舉例說,我們的西沙路工程項目正考慮使用機械設備進行塗油漆及抹灰工作。

© 2023 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